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原来三国可以这么读 > 第38章 英明的战略构想

第38章 英明的战略构想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刘蜀黍一连吃了两回瘪依旧不死心,知道这是诸葛亮在跟自己打心理战;于是乎在新春之后又出发了。这回诸葛亮倒是没有再离家出走,而是在家中睡起了午觉做起了白日梦。刘蜀黍未敢造次,在卧室外足足候了至少得两个多小时才候到诸葛亮醒来。

每每看到这里P民我就会暗暗发笑:这诸葛村夫年纪不大心眼倒是不少,为了考验刘蜀黍的诚意居然将其晾了这么长时间!众所周知一般来说人们只会在夏季午休,即使是春季特有的“春困”现象让诸葛亮做起了白日梦,那也不至于睡这么长时间吧?

接下来就是著名的“隆中对”环节了。诸葛亮年纪不大然而对天下形势却分析得头头是道,他认为目前曹操目前占据优势,不能随便攻打;江东孙权也已成气候,只可联合不可随便相攻。目前刘蜀黍您要做的是先夺取荆州再夺取益州,修明内政并和孙权结成盟友;一旦天下形势有变便可以从益州和荆州同时出兵双管齐下,实现大业。

同时诸葛亮还建议刘蜀黍在攻取益州后一定要把统治中心放在益州!不

得不说诸葛亮的此番分析是正确的,刘蜀黍在袁绍被灭后和曹操数度血拼结果越拼越惨,甚至一度落到了单人单骑的地步,这就是不知天时的后果;刘蜀黍在荆州被袭关羽被杀后大举兴兵复仇,结果被孙权打得大败差点亡国,这是弄错主次矛盾的下场。既然诸葛亮的这番高论如此正确,那为什么刘备复兴汉室的理想最终都没有实现?

P民我认为这最主要的原因是从始至终刘蜀黍都没有完全占领过荆州九郡。

曹操早在赤壁之战前就占据了荆州的宛和樊城。赤壁之战虽然曹操大败,然而宛和樊城却并没有丢。刘蜀黍在战后趁乱占领了荆南四郡,然而力量仍然是远远不够,更何况这区区一半都不到的荆州在刘蜀黍攻占益州不久后就被关羽“送掉”,因此诸葛亮的宏伟规划自始至终都未能实现!

随后诸葛亮还拿出了益州地图,让刘蜀黍观瞻。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地图可是稀罕物,绝对是最高机密!诸葛亮一高卧在荆州南阳的闲人居然能有益州地图,看来能量不可小视。但这里就出现了个问题:既然诸葛

亮早就有图,那为什么后来的张松献图会把刘蜀黍高兴成那样?真是奇哉怪也!

现在双方的底牌都摊出来了,诸葛亮对刘蜀黍所述之理想并没有排斥,看来双方都比较认可对方,“谈判”即将进入“签字”阶段。然而到了这个时候诸葛亮却第三次推拒起来。看来诸葛亮这人心眼真是太多,你如果不想为刘蜀黍效力那你叨叨那一大堆“联吴抗曹”之策干嘛?你献益州图干嘛?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欲盖弥彰!

当然了刘蜀黍也是老狐狸,他深知此时的心理,晓得面前的这位不过是借此抬抬身价,于是乎便更加卖力地表演起来,鼻涕眼泪一把一把的!这下子诸葛亮感动了(也可以说是满意了),于是乎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获得者和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获得者一拍即合,开始携手合作共同大业。

这边东吴孙权到处招兵买马,广揽人才,发展壮大。曹操做掉了袁绍开始盯上孙权,要孙权派一个儿子到自己身边来当秘书,实际上是在索要人质。孙权不能决定,便和自己的老妈、张昭、周瑜三人聚在一起秘密

商议。

张昭摆事实讲道理说了一大堆,总之就是一个意思:派质子不好不派质子更不好!言外之意很明显,那就是得派质子。只有周瑜坚持认为不能派质子,不用鸟曹操,孙权的老妈也是这个意见,终于孙权决心和曹操决裂。可能有的大大会认为这张昭这老不死的可是铁杆投降派啊,在赤壁之战前就他妈想着投降曹**!P民却不敢苟同。俗话说“知臣莫如主”,孙策临死时已经说了“内事不决问张昭”,张昭搞外交是不擅长的,你让人家参与不擅长的项目怎么能指望得出好的结果?

事实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