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六零年代好家庭 >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146节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146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们擦地瓜片。

她并没有收太多,免得惹人怀疑。

就这样第一次看到地里的地瓜堆的时候,吴美英等人还是犯嘀咕,“这是什么时候刨的地瓜?”

张翠花就道:“昨晚上刨的啊,天黑了看不清就没擦。”

吴美英一想好像似的,天黑了张翠花说不要擦地瓜了,都借着月影刨地瓜,刨了第二天再来捡。

吴美英笑道:“看我这记性,昨天晚上我还刨了一片呢,刨破好几个,今天捡回去烀着吃掉。”

果然是晚上干活儿不累!

有莫茹帮忙收地瓜,妇女们又轻快很多,就跟掰棒子一样,掰的时候不累但是往家挑累。收地瓜也是擦地瓜不累,刨地瓜、往家运累。

很多人都心照不宣,觉得平坟的时候祖坟没被动真是有好处的,肯定是老祖们显灵帮的忙。

甚至还有老太太晚上偷摸去西边的祖坟地里烧纸祭拜,没有好东西就供奉几个大地瓜和大玉米。

反正老农民就是地里有啥就吃啥,祭祖也不例外。

张翠花知道了还私底下敲打那几个老婆子,“现在管得严,要祭拜有那个心就行啦,不要随便去烧纸,免得治保主任难做。”

周城铭当了治保主任,从不会像张德发那样管得鸡飞狗跳,反而更注重治安。他不多管闲事,大家自然也要多考虑他的立场。

老婆子们都笑道:“知道了知道了,以后不去了。”

……

莫茹一边收地瓜一边拾棉花,几日后迎来了一波棉花盛花期,一夜之间满坡雪白。

她原本一天拾三次棉花,现在干脆改成五次,九点钟,中午,三点钟,晚饭后,睡觉前。

每一次她都觉得超负荷脑力劳动,可这么坚持下来,竟然也习以为常,不知不觉中,她对空间的驾驭能力又高了一层。

抽空她还要沿着东西南北去捡棉花,有时候看到开得满坡一直都没人拾最后都被风吹在地里,她也当没人要收一收。

就这样她每天忙得没时间好好睡觉,棉花也越捡越多,最后都堆成棉花山!

不但阁楼堆满了,空间里也快满了!

……

家里的轧花机也没闲着,一直都有人来轧棉花,直到村里人家分的棉花都压完为止。

然后就需要弹棉花。

柳秀娥前些日子趁着晌午吃饭的时候回了趟娘家,把弹棉花的家什儿借来。现在自家也没地,更没棉花弹,那家人就让她随便用。

刚借来的时候,柳秀娥教了莫茹、张够和吴美英几个,张够学的最好,大家就将这个重任交给她。

现在吃了晚饭张翠花带人去加班刨地瓜,张够则跟着柳秀娥来学弹棉花。

一队有好几户人家分了五十斤籽棉,轧出棉籽以后也有十六七斤皮棉,需要弹成蓬松的絮棉才可以用。

弹棉花虽然上手快,但是精通难。

腰上绑着弹弓,手里拿着木槌,不停地敲打弹弓上的牛筋,发出“嘣嘣”的声音,利用牛筋的振动将棉花弹得蓬松柔软。弹棉花的时候,随着清脆的击打声,棉絮也是飞个不停的,所以要把嘴捂起来。另外,木槌很重,轻快的也有十来斤,力气小了根本拿不动。

这么一会儿下来,一直嘣嘣嘣个不停的,也是很累人的。

手艺好的弹花匠,一斤皮棉的损耗能控制在半两以内,一般一斤棉花也能出个八两八,手艺不好就难说了。

她们又是新学者,那损耗就更多。

好在莫茹有的是棉花,不在乎这个,而且她能将四散的棉絮收起来,并没有浪费多少。

张翠花还将自家分的交给她们随便弹。

于是张够就拿自家棉花练手,两个晚上下来居然也有模有样的。

“嘣嘣嘣”,每天晚上直到莫茹要关门睡觉(拾棉花)她就回家,这么四天居然将张翠花交给她的十六斤半皮棉弹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