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六零年代好家庭 >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73节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73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自然知道怎么回事,他们也懒得麻烦就没再盘查周明愈俩,看他们一个农家小子一个大肚子估计就是去医院的,摆摆手,“没事啦,赶紧走吧。”

周明愈立刻装出一副什么也不懂的胆怯样子,“同志……那个,请问,医院怎么走?”

其中一人指了指,“往前一直走到人民大街,再往右拐一直走就看到了。”

周明愈道了谢,赶着驴车继续往前走。

这时候驴开始拉屎,驴粪蛋子骨碌碌滚在路上。

另外一人厌烦道:“这些乡下人非要赶着牲口进城,拉屎多脏啊,以后就不能让他们和牲口进城。”

周明愈笑道:“同志们别嫌弃,可不能小看这驴粪蛋啊,这个跟大家的供应粮挂钩呢。”

他看那个人脸都绿了,笑道:“这都是农家肥啊,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要是没这个庄稼长不好,庄稼长不好就交不上公粮,没有公粮你们的供应粮哪里来啊?”

所以这驴粪蛋子就是你们的口粮,怎么能嫌弃呢!

莫茹抿着嘴笑,她怎么不知道周愈还这么贫呢。

周明愈说着就麻利地从另一侧车辕上扯下一个细长的麻袋,抽出一把小铁锨,回去利索地把驴粪铲进麻袋里,又挂回车辕去,还跟那两人笑道:“俺们带了拾粪工具的,不浪费农家肥也不污染城里卫生。”

那人脸都黑了却也说不出什么来,只得摆摆手,“走吧快走吧!”

指路的那个还觉得这青年怪有意思的,第一次见有人赶着牲口自己还拾粪呢,他笑道:“你干得不错,快去吧。”

周明愈就道了谢,赶着驴车拉着莫茹去济民医院。

这是他俩商量好的路线,人生地不熟的不能去市场卖东西,那样很容易就被抓到。因为那些治安红袖章就是在各大菜场周围转悠呢,他们火眼金睛的看着一点苗头就能抓到资本主义的尾巴。

最好的地方肯定是居民区、医院,而这时候最大的居民区就是工厂的家属楼,他们只需要去医院以及工厂附近搜寻买家就可以。

走出一段距离,莫茹就拿出来一些鸡蛋放在箢子里,用褂子半遮半掩地盖着,还把一些蒲扇、草盒、面花模子、篦子的放在外面显眼处。

高进县城根本就不大,如果不是城墙拆掉四关聚集了不少村落,地方更小。

城内只有一条南北大街,原来叫南门里街,往北通到官衙,官衙前面一条东西大街,直达东西城门。再往南就顺序排着二街、三街两条东西大街,另外就是一条状元胡同,也算是东西贯穿的小街道。

而南北向的街道很少,多半都是狭窄、短小的胡同。

济民医院并不是那人说的在东西大街上,而是要拐两次。

周明愈对道路不熟,有几次差点进了小胡同,那些胡同口看着挺宽敞,但是里面狭窄逼仄得很。像轿杆胡同、老鼠胡同,宽不过一米半,抬轿子进去都没法掉头,更不用说赶车进去。

还没去医院,两人居然绕到一个工厂的家属区,刺鼻的酒糟味儿表明这是高进县城的酒厂,专产高度高粱白酒。

家属区也都是平房,并没有什么楼房,看着都破破烂烂的,不过好歹是砖瓦房,比农村可好多了。

莫茹笑道:“咱们也算歪打正着。”

她火速又拿出俩箢子来,用手巾搭着。

周明愈瞅了瞅,见有几个老太太一边看孩子一边闲聊顺便织毛衣呢。他就赶着驴车过去,见了一个老太太问道:“大娘,我打听个人家。”

那老太太花白的头发戴着一个黑铁圈发箍,一双眼睛却还清亮,“你打听谁嘞?”

周明愈眼睛瞄到巷子口写着宫家巷,就随口道:“宫为民家。”

那老太太摇头,“俺们这巷子里没有姓宫的,你找差地方了,他住哪里?”

周明愈看向莫茹,“媳妇儿,表舅住哪里来着?叫什么胡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