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六零年代好家庭 >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37节

六零年代好家庭 第37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木头都用上,而且更加坚固,泥墙塌了屋不倒,“我看有十几根很高的木材当房柱足够的,到时候就可以直接在上面搭建阁楼。”

“阁楼?”周培基一脸惊讶,“你要做阁楼?”

周明愈点头,“不行吗?”

“为什么啊?”也没见谁家还做个阁楼,还不如挖个地窖呢。

“我媳妇儿喜欢啊。”

周培基:……

莫茹就给周明愈眨眼,让他忽悠周培基画施工图,到时候就把这新式儿屋子的设计推给周培基。

周培基根本不会画盖房子的施工图,但是又不服软不承认自己不行,硬着头皮画。

反正忽悠二愣子和傻子,难道自己还不如他们?

就这样周明愈和莫茹俩提要求,周培基给画,周明愈就把自己的施工图过了明路。

画完以后周培基还云里雾里的,他怎么就画出来了?

这是他画的吗?

他原来真的是个天才啊!

爷爷奶奶说的一点都不假,自己就是个天才,爹娘还总不信他能做木匠!

他看了一会儿,对两人道:“有个问题,你们没有油漆。”

这时候当然有油漆,不过都在大城市,镇上是没有的,就算去县里也不一定买得到。

更何况他们也没有票!

过去乡下木匠都有土漆,其实就是大漆、生漆,直接从漆树上割下来的。不过现在什么都统购统销,加上现在把地主打倒,也没人家需要做讲究的家具,自然也没有人去弄那些土漆。

没有油漆,木头经不住日晒雨淋。

周明愈道:“房柱都埋在墙里,隔绝空气,问题也不是很大。”至于房梁之类的,乡下盖屋子也没人用油漆刷过,这么多年也就这样。

更何况他们家还有专业捕虫能手呢,谁人能敌?

晚上下工周明愈和几个哥哥一起拉着地排车,又去外村换了一批木头回来。

卸完车各自回家吃饭。

正吃饭呢,周诚志的孙子解放儿跑过来,气喘吁吁的,“二爷爷,俺爷爷说吃了饭赶紧去秧地瓜,全队男女老的都去。”

没等说完他就跑了,然后去下一家喊。

周诚仁赶紧把稀饭喝完,也顾不得抽烟起来就往外走,他寻思肯定是周明青去望仙镇打听着什么消息了,要不周诚志不能这样。

张翠花也催家里人,“都快点,红鲤子你也去。”

这种张根发做派可不是队长的风格,肯定是有大事件!

莫茹给了泥蛋儿和菊花几个烧过的知了龟,让他们哄着弟弟妹妹,她也跟着去看看。

到了地里天还没黑呢,她周诚志也在——躺在一张破木板床上,正指挥呢,“趁着地湿不用浇水,都给我赶紧秧地瓜。我丑话说头里,你们秧的多,今年秋天分的就多。秧少了就等着饿肚子吧。”

现在他哪里还用说这种话,只要说秧地瓜,大家伙儿就赶紧秧地瓜,绝对没有异议的。就算陈建设那三户人喜欢耍心眼的,现在被其他队员监督得妥妥的,谁也不敢掉队。

除了不到十岁的孩子,全队能干活儿的都来了。

他看没有人有反对,就道:“今晚上干到半夜,男人都十分工,女人七分,半大孩子和老人都四分半。”

有高工分拿,大家欢呼一声都赶紧去忙活。

秧地瓜得先打垄,然后把地瓜秧一棵棵插进去,顺便用手怼一个窝窝出来,然后浇水,等水渗下去就开始包起来。

如果不需要浇水的话,速度比浇水快好几倍,因为浇水需要挑水、浇堆、等渗透、包堆的要求也高。

现在直接插进去,将湿润的泥土包起来即可。

这种活不是非要男人来,灵巧的女人动作更快,老人孩子也能帮忙。

地瓜秧是张翠花带着女人们早就剪下来备着的,已经放在专门的混合土壤里培育出须根,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