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类型 >人在初唐:我的提示词条老不正经 > 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算计苏良嗣

第一千一百十六章 算计苏良嗣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b>inf</b></div> 英王府大堂,李显肃然跪立在地。

王福来站在前方,大声宣读圣旨“惟仪凤四年,岁次己卯,八月癸酉,皇帝若曰

维城道峻,理恢於邑壤。

分社寄隆,义先于荣秩。

洛州牧英王显,瑶坡挺祯,璇源发彩,令闻彰於《诗》、《礼》,英徽表於岐嶷。

戎章之宠,宜允於具瞻。

膏腴之恩,式遵於故事。

今调任雍州牧,加食实封一千户。

余如故。”

“儿臣英王显领旨,叩谢圣恩,父皇万寿无疆。”李显沉沉的叩拜,然后才缓慢起身。

“殿下保重,老奴先回宫了。”王福来很认真的拱手,告辞。

李显神色诧异,随即拱手道“王公慢走!”

王福来点点头,然后快步朝英王府外走去。

一旁的姚令璋已经追了上去。

“殿下。”苏良嗣从一旁走出,对着李显认真拱手“臣如今调任雍州司马,还请殿下示下,”

“司马久见了!”李显温和的拱手。

如今苏良嗣虽然重新担任司马,但英王府的司马和雍州牧的司马完全不一样。

李显之前虽是亲王,但他为人浪荡,英王府司马也没有多少权利。

但雍州府司马,却是等同于大都督府司马,从四品上的官职,位置更高不说,关键是掌握实权,本来是一件好事,但想到李显马上就要成为太子,就不一样了。

今日圣旨一出,之前弥漫在整个洛阳的所有鬼祟,全部在这个时候消失不见。

如今的大唐,封太子前任雍州牧已经成为惯例。

就比如之前的李贤,他之前是雍王,任雍州牧,然后被封太子。

在李贤之前,还有李世民和李忠,都在被封为太子之前,任雍州牧。

当然,也并非每个雍州牧都有机会成为太子,比如倒霉的李泰。

他虽然被封为雍州牧,但可惜最后和李承乾两败俱伤,被李治捡了便宜。

“属下已经派人去通知杨长史,杨长史不久就会赶过来。”苏良嗣开口说了另外一件事。

如今的雍州长史,是杨再思,他在李贤是太子的时候,就已经是雍州长史了。

但他却并不是李贤的亲信。

更准确的讲,他是皇帝的亲信,甚至和武后有一定的亲戚关系。

也正是因为有他在雍州,所以李贤虽然在雍州有不少的亲信,但实际上,却并没有多少可动用余地的原因。

“好!”李显松了口气,然后看向一旁刚回来的姚令璋说道“长史,派人请南昌王过来。”

“喏!”姚令璋拱手,然后转身派人安排。

苏良嗣眼睛一转,看向李显问道“殿下,臣听说是南昌王举荐臣做雍州司马的?”

“对!”李显直接点头,说道“王叔说司马为人慎密,是做事之才,所以尽快的让司马重新归回英王府,这对显是好事;尤其是王叔每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征战,有些地方细务,还需要司马指点。”

“哦?”苏良嗣目光微微一闪,随即很直接的说道“臣听说南昌王曾经建议太子殿下深入朝务,清查隐田就是其中之一。

臣想知道,殿下若是更进一步,朝务会在什么地方展开,还是清查隐田吗?”

李显诧异的看着苏良嗣,随后摇摇头道“此事眼下,本王还没有时间和王叔细谈,不过早先的时候,王叔建议本王先从工部下手。”

“是整理织户的事情。”苏良嗣一眼就看透了其中的玄机所在。

李显苦笑着点头,说道“原本最初王叔给了本王一份改进的织机造图,孤改进之后,发现制造效率是高的,但是所需要的织工却少了很多,好在真是在洛阳推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