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缆镇的龙套 > 五十一、转型之年

五十一、转型之年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五十一、转型之年

1978年对很多人来说,都是转型之年。

一开年,就送孩子们去上大学。

先是铁山水电站为顾三才夫妇举行了隆重的送行仪式,然后是缆镇机械厂为周丁亥和纪文达两对小夫妻举行了热烈的欢送仪式。

二场仪式周套龙都是坐在上横头的主桌,感慨良多。

送走孩子们,周套龙心里空落落的。

铁山水电站换了新领导,周套龙还是老岗位:管后勤。

没什么事,周套龙就去缆镇道观住了几天。

听听华次第讲道学,收获甚多。

闲谈间,周套龙问华次第:这么多年,缆镇道观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华次第就带周套龙去道观门口挂的四块牌子。

左边第一块上写:缆镇响铃村农民夜校,第二块赫然写着:缆镇响铃林场护林点。

右边第一块上写:永安县响铃水电站水源保护站,第二块竟然写着:永安县文物保护巡逻站。

华次第动情地说:这都是大师父和师父的智慧!

大师父就是周苦禅,曾经是永安政协委员,显然右边两块牌子是他的杰作,这是何等的睿智!

师父就是石相禄,曾经是响铃村的老村长,左边的牌子是他争取的,这是中国农民的顺时之道!

周套龙眼睛模糊了,喃喃自语:缆镇道观那块牌子永远挂在了心间!

华次第努力点了点头。

下了山,周套龙把这一切告诉了含师父。

含师父眼睛忽然亮了。

这时的水月庵又孤零零地矗立在旷野里。

永安五七干校分成了三块,干校仍在,一块给了永安农技校,一块给了土豆小学。

三个学校都各自筑了围墙,都没有把水月庵包在里边。

三个月后,水月庵门口挂了两块牌子,左边是:土豆村农民夜校,右边是:缆镇文保监督点。

含师父和周鱼腰做了夜校的教员,兴彩苏是夜校的厨师。

白天,她们一起和村民去田里干活赚工分。

夜里,她们教村民学文化,放学了,含师父打开尘封的经卷。

年底,周丁亥兴奋地给周套龙打来电话:说国家政策越来越好了!

周套龙幸福地打开刚刚买的医书,毫无挂碍地看了起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