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录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不赦 > 第582章 心湖如镜

第582章 心湖如镜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命飞剑早就断了,自身杀力一下子就被削减大半,任其肉身再怎么蛮横,也没可能一举打烂有着阵法加持的客舍房屋,而且为了维持阵法,多花出去的那些灵光玉钱,也不至于会让韦副阁主感到心疼。”

云泽忽然脸色一沉,咬紧牙关抡起手臂,将手中酒坛砸了出去,只是因为阵法压力太过沉重,酒坛脱手之后,便直接砰然一声趴在地上,而那酒坛,也被早有预料的冯铄抬手挡住,随后手腕一扭,就将酒坛稳稳当当托在掌心。

低头再看,里面的酒水还有一半。

冯铄咧嘴一笑。

“呦呵,这么客气呢,那我可就却之不恭了,谢谢嗷!”

云泽格外费力地翻过身来,喘着粗气,眼神阴森盯着冯铄,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冯铄笑呵呵地瞥他一眼,举起酒坛喝了口酒,然后故作享受地哈了口酒气出来,将那瓷碗清水重新揣入气府之中,又四下看了一眼,确认周遭无人注意此间,便转身返回柜台那边,驱散了那个灵纹勾勒而成的自己,重新落座柜台后面,老神在在地瞧着纸上的几座海外阵法图,一边喝酒,一边拾起旁边的毛笔,继续写写画画。

...

柳瀅与栾秀秀打从很早之前就已经有了某种默契,或者约定,两人每天早上都会或早或晚赶来经塔,有些时候是柳瀅先到,也有时候会是栾秀秀先到,若是后者,栾秀秀就会走去经塔内部,背靠书山闭目养神,并不理会身为此间守经长老的冯铄,若是前者,柳瀅却会留在塔门这边,与这段时间以来已经逐渐熟络的冯铄随意闲聊,但闲聊内容,却往往不会牵扯补天阁的事,所以之前几次柳瀅问起,为什么经塔这边忽然多了这么多人,为什么经塔门前会有一个光头和尚守着那座满是人名的石碑,冯铄全部都会一带而过,并不多说,之后则会转而问起柳瀅最近看了什么书,学了什么理。

之前就有那么一次,大概是在三天前,冯铄与柳瀅闲聊之时偶然提到的一件事,准确来说是一句话,以及之后两人闲聊的内容,让云泽有些不太高兴。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句话的真正出处,很难说,版本谈不上多,但也不少,所以它本身更像一种广泛流传在市井坊间与江湖之中,就逐渐形成的俗语,但也大致可以分成两种,一则出自佛家某本古老经书,一则出自儒家某部典籍,而这两种有关来历出处的说法,则对文字含义做出了同样的解释,只是在此之外,另有一种流传在市井坊间与江湖之中的解释,更加广为人知。

前者译作人当修行自身,否则天地不容。

后者则为自私自利而辩解。

关键在于一个“为”字。

对于这句话及其深意,云泽并不偏向其中一个,毕竟两种解释本身都有具备某种道理,只是前者属于君子之道,是那双脚离地的圣贤道理,而后者属于小人之道,是那踩在脚下的现实道理。但如果非要云泽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其实他是有些偏向后者的,毕竟世道已经混乱至此,行走江湖,走在修行路上,就等同脑袋拴在腰带上,当然需要自私自利,才能活得更好一些,可即便如此,也不能不知前面的道理。

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云泽看来,大抵属于眼睛看到的风景,以及脚下走过的道路。

倘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会略显偏颇。

柳瀅就是只知后者,不知前者。

当然这也是跟栾秀秀只知后者有着一定的关联,再加上柳瀅看到的那本历史典籍,同样引申了这句话的后一种含义,就难免如此。

而在当时,两人聊到这句话的时候,冯铄也只是笑眯眯地不断点头,并且亲口承认,“这句话确实就是这么个意思”。当然冯铄的回答本身没有什么太大的毛病,只是有些事柳瀅没问,冯铄也就没有主动去说,仅此而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echo '';